- 6165总站
- 机构
- 资讯
- 公开
- 政务服务
- 专题
- 互动
- 数据
- 业务管理
当前位置:6165总站 > 资讯 > 动态
“四有”军人:打牢底子才有样子:精灵之森
“四有”军人:打牢底子才有样子?《精灵之森》?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持续顺利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制度动力,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严密的组织体系、科学的理论指引和高效的行动能力,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推进力度之大、落实速度之快、获得成效之显著,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相较于国外其他政党的独特优势。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此后“三公”经费支出成为各地的重点整治内容。,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要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物质基础搞雄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家党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学问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始终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决定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
政党不是“乌合之众”、不是“私人俱乐部”,必须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总书记指出,大家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总书记以苏共为例,印证严明政治纪律的重要性,他强调,“苏共早年在有20万党员时能够夺取政权,在有200万党员时能够打败法西斯侵略者,而在有近2000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丢失了自己,这是为什么?我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政治纪律被动摇了,谁都可以为所欲为、言所欲言,那还叫什么政党呢?那是乌合之众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总书记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如果党的政治纪律成了摆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这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纪律红线。,今天大家品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以有 两点启示。第一,崇尚节俭、力戒豪侈,并作为经受“四大考验”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人是担负远大使命的。南湖的航船已经飞行了90多年,可是远远没有达到彼岸。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家党至少还需要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几十年。越是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产党人越是要讲艰苦奋斗。从科学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角度看,也要求勤俭节俭、过紧日子。“四大考验”是个时空转换,给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造成巨大冲击,鉴于此,更必须提倡艰苦奋斗的思想、勤俭办事的作风、朴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此作为抵御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袭的精神堤坝。事实说明,奢靡之风严重损害党的战斗力,奢靡之习可以毁掉一个人。一些腐败分子的堕落,也常常是从过度追求享受开始的。由享受、奢华到贪婪,进而不择手段地占有和掠夺国家资产和人民血汗,这是许多腐败分子自我毁灭的轨迹。第二,扫除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要克服模糊认识和心理障碍,以自觉的行动坚持下去。多年来,有少数人把违规的“三公消费”当作待遇补偿,甚至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了,因此整顿不合理的“三公消费”,取消实行多年的一些办法,有些干部要经历一个思想上、生活上、心理上的适应过程。要防止出现反弹,就要彻底解决思想、态度问题。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要求,把惩治腐败放在突出位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据统计,2013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950374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1220191件(次)。立案172532件,结案173186件,处分182038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50053人,给予政纪处分48900人。,三是在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方面。《决定》首次提出“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的概念。首先提出围绕反对“四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着力改进会风文风。其次是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第三是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纠正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第四是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編輯:水沢りりむ】
相关资讯
- 中国学术的时代出场 2023-04-26 12:29
- 法治要义在治权 2023-04-26 11:55
- “四个全面”: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2023-04-26 11:43
- 为侮辱烈士的人开脱,网络上的起哄图啥 2023-04-26 11:58
- 是谁让简政放权效应打折扣? 2023-04-26 12:31
相关新发布
- 认识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飞跃 2023-04-26 12:21
- 宣传思想工作须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2023-04-26 12:11
- 深化改革 健全制度 加强监管 2023-04-26 11:42
- “四个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布局 2023-04-26 11:38
- 达赖“中间道路”与“主权换治权”的历史批判 2023-04-26 12:18